考试公告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公共基础知识题汇编(三)

来源:考德上公培时间:2014-05-09

【导语】下面是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部分备考练习题,希望大家认真做题,巩固经济与哲学部分的内容。

试题1: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江泽民同志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是:(  )

A: 为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做准备 B: 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

C: 培养一代又一代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D: 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答案: C

试题2: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都是依靠:(   )

A: 延长工人工作时间而获得的 B: 提高劳动生产率而获得的

C: 降低工人的工资而获得的 D: 增加剩余劳动时间而获得的

答案: D

试题3: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问题是:(   )

A: 保持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B: 提高党员的思想水平和学习能力

C: 发挥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的作用 D: 培养年轻干部

答案: A

试题4:下列关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选项中,正确的是:(   )

A: 它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程度上能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B: 它通过对经济的干预和调控,克服了生产的无政府状态

C: 它反映了生产社会化进一步发展的客观要求 D: 它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日益深化的必然结果

答案: ACD

试题5:在社会生活中,上层建筑对于社会发展作用的性质取决于:(   )

A: 国家政权的阶级属性 B: 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C: 社会意识形态的性质 D: 社会生产力的性质

答案: B

试题6: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其意是说:(   )

A: 它是物质形态的直接生产力 B: 它是知识形态的潜在的生产力

C: 它是生产力的独立的要素 D: 它是渗透到生产力三要素之中的并能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

答案: BD

试题7:真理的客观性是指:(   )

A: 它是独立于人们意识之外的客观实在。 B: 它的内容不依赖于人、不依赖于主体和不依赖人类

C: 它是自然界规律 D: 它是社会规律。

答案: B

试题8:事物内部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的对立统一运动,从表现形式上看:(   )

A: 是事物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过程 B: 是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过程

C: 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D: 是不断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

答案: C

试题9:辩证法同形而上学的斗争:(   )

A: 是又一个哲学的基本问题 B: 是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斗争的表现形式

C: 是从属于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的斗争,并同这种斗争交织在一起的 D: 是高于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斗争的

答案: C

试题10: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是因为感性认识:(   )

A: 是不可靠的 B: 是理性认识的基础C: 是对事物外部现象的反映 D: 是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的

答案: C

试题11: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是因为它:(   )

A: 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的根本动力 B: 是理解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C: 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根本对立的焦点 D: 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答案: ABCD

试题12:机械决定论和辩证决定论的区别在于:(   )

A: 是否承认必然性和因果联系的客观普遍性 B: 是否承认意识的能动性

C: 是否承认偶然性 D: 是否承认因果联系的复杂性

答案: BCD

试题13:决定论和非决定论的分歧在于:(   )

A: 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B: 是否承认联系的普遍性

C: 是否承认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D: 是否承认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和因果联系的客观普遍性

答案: D

试题14:发展的实质是:(   )

A: 事物的前进上升运动 B: 事物数量的增加和减少 C: 事物发展的曲折性 D: 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答案: D

试题15:唯物辩证法认为(   )

A: 事物发展是必然性作用的结果,偶然性可以忽略不计 B: 事物发展是偶然性的堆积,没有必然性

C: 必然性可以认识,偶然性无法认识 D: 事物发展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综合作用的结果

答案: D

试题16: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   )

A: 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B: 事物发展的形式和状态 C: 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D: 事物发展的周期性运动

答案: A

试题17: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   )

A: 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B: 事物发展的形式和状态

C: 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D: 事物发展规律的客观普遍性和复杂性

答案: C

试题18:当事物处在量变状态时:(   )

A: 事物表现为平衡和静止 B: 事物处在数量上的增减变化

C: 事物从一种质转化为另一种质 D: 事物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互易其位

答案: AB

试题19: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   )

A: 事物变化是否显著 B: 事物变化是否迅速

C: 事物变化中是否有新质要素产生 D: 事物变化是否超越度的范围

答案: D

试题20:下列命题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哲学观点是:(   )

A: 世界统一于存在 B: 世界是观念的集合

C: 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异化 D: 世界是上帝意志的创造物

答案: CD


试题21:下列关于使用价值和价值的选项中,正确的有:(   )

A: 使用价值是抬物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有用性,而价值是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凝结

B: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而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C: 使用价值是具体劳动创造的,而价值是由抽象劳动形成的

D: 使用价值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它不会随商品经济的消亡而消亡,而价值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它会随着商品经济的消亡而消亡

答案: ABCD

试题22:使用价值、价值、交换价值的关系是:(   )

A: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B: 使用价值是不同质的,价值是同质的

C: 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或内容 D: 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答案: ABCD

试题23: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它强调:(   )

A: 人们在改造世界活动中认识世界 B: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D: 认识有能动性,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答案: ABCD

试题24: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此主导性的平等原则应该是:(   )

A: 经济平等 B: 社会平等C: 机会均等 D: 利益均等

答案: C

试题25:所有的社会问题都是源于“文化价值上的冲突”这是社会学中(   )理论流派的观点。

A: 文明冲突论 B: 社会解体论C: 文化失调论 D: 价值冲突论

答案: D

试题26:社会变迁是指:(   )

A: 社会由无序向有序、由低级向高级的演进 B: 社会结构的变化与调整。

C: 表示一切社会现象,特别是社会结构发生变化的动态过程及其结果的范畴 D: 社会渐进性的平缓变化过程

答案: C

试题27:(   )是对垂直分化所产生的各阶级、各阶层之间关系的集中概括,指的是各阶级、阶层对相对稀缺的社会价值物在占有量和获取机会上存在着差异性。

A: 阶级趋同 B: 社会化C: 社会分化 D: 社会不平等

答案: D

试题28:社会差别是社会成员之间基于社会属性的差别。在这里,具有社会意义的社会属性就叫作(  ),指的是社会关系空间中的相对位置以及围绕这一位置所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

A: 社会结构 B: 社会地位 C: 社会分层 D: 社会类别

答案: B

试题29:在同一劳动时间内,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生产出的商品数量和单位商品价值量都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是:(   )

A: 商品数量增加,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变 B: 商品数量减少,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增大

C: 商品数量增加,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减少 D: 商品数量减少,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变

答案: C

试题30:市场体系的三大支柱是:(   )

A: 商品市场、技术和信息市场、房地产市场 B: 商品市场、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

C: 资本市场、技术和信息市场、劳动力市场 D: 生产资料市场、期货市场、技术和信息市场

答案: B


试题31:恩格斯指出:“只有通过竞争的波动,从而通过商品价格的波动,商品生产的价值规律才能得到贯彻,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这一点才能成为现实。”这就是说,只有通过竞争和价格波动:(   )

A: 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才能实现 B: 商品才能实现等价交换

C: 价值规律才能表现出来 D: 价值才能决定价格

答案: ABC

试题32:商品和产品的区别是:(   )

A: 体现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凝结为价值,而物化在产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不形成价值

B;商品不仅具有产品的自然属性即使用价值,而且还具备产品不具有的独特的社会属性即价值

C: 产品是存在于一切社会的永恒范畴,而商品是一个历史范畴

D: 产品的使用价值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而商品的使用价值则不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

答案: ABC

试题33:作为商品的计算机软件,其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是:(   )

A: 软件磁盘本身 B: 软件的有用性 C: 购买软件的货币 D: 应用软件的计算机

答案: B

试题34:必然王国是指:(   )

A: 人们摆脱了盲目必然性奴役。成为自然界、社会和自身的主人的社会状态

B: 人们已经获得了自由的社会主义社会

C: 人们受盲目必然性支配,受自己所创造的社会关系奴役的社会状态

D: 人人自由平等的原始社会状态

答案: C

试题35: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来看,虽然社会分化发生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但是其中最主要的对社会分化起决定作用的是:(   )

A: 人们的社会政治地位的分化 B: 人们社会经济领域中的分化

C: 社会生活领域中社会流动的加速进行 D: 社会生活领域中社会结构的变动

答案: B

试题36:社会运行的决定性条件是:(   )

A: 政治条件 B: 人口条件C: 生态环境条件 D: 经济条件

答案: D

试题37: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的关系问题。

A: 思维和存在 B: 人和自然界C: 主体和客体 D: 实践和认识

答案: A

试题38: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根本对立的焦点是:(   )

A: 联系观点和孤立观点的对立 B: 全面观点和片面观点的对立

C: 发展观点和静止观点的对立 D: 是否承认矛盾和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答案: D

试题39:量变和质变的辩证转化揭示了事物的发展是:(   )

A: 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B: 前进性和重复性的统一

C: 连续性和阶段性(飞跃性)的统一 D: 直线性和循环性的统一

答案: C

试题40: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先的基本的观点是:(   )

A: 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观点 B: 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观点

C: 对立统一的观点 D: 实践观点

答案: D

更多请关注青海考德上官方公众微信号:qhkdsgp 

青海考德上公培:http://qinghai.kds100.com/

青海公务员QQ群:192440439 QQ群:336992379

咨询QQ1752275747

专线电话:0971-8273690  400-666-7151

分校地址:青海省西宁市五四大街49号万通大厦2号楼30楼 (乐尚都市广场东侧门上)

 


相关文章

触屏版|电脑版|返回首页

Copyright © 2011-2022 湖南考德上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湘ICP备17009472号-2
总部地址: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车站中路宇成朝阳广场T4栋23楼 (3号线朝阳广场村地铁站5号口)
咨询电话:40004-20005